|
Post by Admin on Jul 25, 2013 3:13:52 GMT
展覽名稱│南藝動畫15周年回顧展 FACEBOOK展覽時間│2013.7.30 - 8.3 展覽地點│臺北市中正區泰安街2巷3號 門票│免費 展覽網址“驀然回首的動靜之間”− 南藝動畫15週年回顧展 看電影和聽音樂一樣,對現代人來說,是一種生活習慣。而科技和資訊網路的進步,像是手機和數位相機的錄影功能,以及Youtube、Facebook等的網站的產生,更使得拍攝影片以分享影片這兩件事情變得輕易、普及而生活化,在這樣的時代,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製作專屬於自己的電影。 人們之所以想製作影片,不論是個人的紀錄或是其他用途,都是有個目的或動機存在。動畫是電影藝術的一環,而主打動畫創作的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的動畫藝術組(簡稱南藝動畫所),在歷經十五年的演進,孕育出許多以動畫影像創作為職志的藝術家們。 南藝動畫所的教育願景,在於培養本國的動畫影像創作人才,並配合數位影音的新科技,但就像大衛.馬密(David Mamet)說的一樣,他說:「藝術家的任務是把最簡單的技術學得完美,而不是去學太多的技術。如此才可以使困難的事變得容易,容易的事變成習慣,習慣的事因此可以變得更加美妙。」南藝動畫所並非僅止於研究科技或軟體在動畫表現方面的技術,最重要的還是培養動畫及影像創作的概念,這樣的⋯⋯''藝術家的養成'',並以本土文化為根基,發展屬於台灣的動畫作品。 此外,南藝動畫所也十分重視國際的交流,經常邀請國外知名的動畫藝術家及導演到校來指導及分享,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並將本土的影像藝術推廣至世界,這一點從過去許多在校生及畢業校友,在許多國外影展中大放異彩的狀況可以看到,效果是相當顯著的。 宮崎駿在<出發點>一書中提到:「會走上動畫世界這條路的人,大多是比一般人更愛作夢的人;除了自己作夢,他們也希望將這樣的夢境傳達給別人。漸漸地,他們會發現,讓別人快樂也成了一種無可取代的樂趣。」 而每個時刻,每個時期,我們之所以創作那些作品,有的是想將當時從生活中得到的感受封存起來,並帶到未來的某個時候;有的是想傳遞某種希望和對世界的看法。 不論創作的目的為何,我們再一次接觸到它們的時候,就會像打開一封很久以前寫的,未寄出的信一樣,以現在不同於以往的觀點重新審視它們,並想著''原來我以前是這麼想的'',黑澤明說過:「人不會老老實實地說自己是怎樣一個人,常常是假托別人才能老老實實地談自己。因此,再沒有什麼能比作品更好地說明作者了。」 為什麼要創作?為什麼要製作動畫?或許能從這一部部作品中窺知一二。 這次適逢南藝動畫所邁向十五周年而舉辦回顧展,為南藝校友們的嘔心瀝血之作舉辦一次''同學會'',而十五年來每屆的作品都各有特色,內容多樣,難以歸類,故以最單純的年代去做區分,分為【00-05作品精選】、【06-09作品精選】、【10-13作品精選】三個單元,觀眾除了可以看見藝術家的創作脈絡,也可以從作品中看見創作者當時的願望、情感及生命的省思。 文/董元皓
|
|